如果您正在尋找相關產品或有其他任何問題,可隨時撥打公司服務熱線,或點擊下方按鈕與我們在線交流!
近日,在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文昌街道,過往的行人驚喜地發現,夜晚的文昌大道較以往有了明顯的不同——道路兩旁挺立的路燈,像打著燈籠的螢火蟲,照亮了回家的路,也給涼颼颼的夜晚增添了些許溫情。
提到這些路燈,就不得不說一說它們背后的故事。
一個因路燈引進的項目
2019年7月,省派長清區鄉村振興服務隊入駐文昌街道,隨后,他們馬不停蹄開展工作,組織苗木花卉產業協會換屆,幫助企業招商引資、協助村居開展人居環境提升……一次晚歸的途中,隊長邱劍峰意識到,文昌大道6公里的道路沒有一盞路燈,“黑漆漆”一片,加之人車混行,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于是,邱劍峰與服務隊的同事們一起多方聯絡,希望為文昌大道尋找一批質量優、運行穩、價格低廉的產品, 解決照明問題。
在隨后的深入了解中,他們發現,光伏發電項目不僅能夠照明,還能供暖,最關鍵的是,由此產生的余,可以產生收益!這一發現,讓服務隊全體成員為之一振,“如果將這個項目引進所幫扶的陳莊、潘莊、東蘇、西蘇、前三村,就相當于為村集體引入一項能夠產生穩定收益的產業。”
說干就干,他們立即邀請文昌街道負責同志一同到相關企業實地調研,了解使用原理、收益模式等方方面面。經過幾個月的調研與磋商,最終與山東光百特光能科技有限公司達成了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光伏新技術應用示范項目戰略合作協議。
一個通過項目成型的產業
據悉,光伏項目春夏秋三季發電增收,估算平均每村年發電量為5萬千瓦時,可收入2.5萬余元,這部分錢將歸村集體支配,用于脫貧攻堅。整個光伏發電項目能夠帶來20年穩定收入,可作為典型的資產收益扶貧產業。
與此同時,光伏發電項目可為5個幫扶村莊解決冬季取暖、四季熱水洗澡問題;在8個村和文昌大道安裝539盞太陽能路燈,解決村莊夜間無燈光、出行不便的問題,實現生活質量的提高和人居環境改善。
“我們投資200余萬元,希望在具備光熱條件的地方建設村級光伏電站,通過收益增加村集體收入,實施光伏扶貧,有效鞏固脫貧攻堅質量。”邱劍峰說,因地制宜幫助村莊走好發展道路,因勢利導推動產業升級,是服務隊助力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
目前,該光伏發電項目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預計本月底全面完成,在冬季到來之前全部投入使用,使其及時發揮效能。(完)